滴滴貨運”燒“出一個未來-亞馬遜頭程
2021-01-15 14:14:20
1月13日上午消息,滴滴貨運有可能在近期的融資中募集更多資金,該公司上月啓動的融資吸引了30億美元認購,是12月計劃出售4億美元股份的7倍。
據悉本次融資收益將用於拓展滴滴貨運在中國各大城市的業務。
有消息稱,滴滴計劃於今年上市,上市選擇地或將選擇香港,目標估值為600億至800億美元。滴滴出行去年宣佈了一些列新的業務項目,以備在預期的IPO(首次公開招股)之前提振公司估值。
新的業務中,除了針對年輕用户、價格相對便宜的新打車平台—花小豬,就是主打同城網絡貨運的—滴滴貨運。
滴滴貨運去年5月,率先在成都和杭州上線,目前已覆蓋江浙滬主要城市和以成都、重慶為代表的西南重鎮。其中,開城僅一個月,上海單城日單量已突破2.5萬單,單量還在持續攀升。
去年9月,滴滴貨運拿出1億元資金補貼用户和司機,自9月中旬起,滴滴貨運的日單量已持續突破10萬,隨着滴滴貨運的快速上線和鋪開,滴滴出行帝國的又一塊重要拼圖完成。
此次滴滴貨運募集更多資金,或將徹底改變同城貨運市場現有格局。但這一塊被資本和巨頭覬覦的蛋糕,其實並不好啃。
資本入場,野蠻生長
進入2021年,同城貨運賽道在資本的催化下,即將進入羣雄紛爭的一年。
過去一年,同城貨運市場的局內人迫切的想構建護城河,局外人則攜手資本紛紛進場:
去年11 月 24 日,滿幫宣佈完成約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,並以“運滿滿”為品牌大舉進軍同城貨運市場,12月份,滿幫併購省省回頭車,在同城貨運落子成功。
一個月後,貨拉拉宣佈完成5.15億美元的E輪融資,本輪融資將用於四五線城市下沉市場的業務拓展,並在多元業務佈局和物流數智化方面持續投入。
也同樣是在去年,4月,滴滴上線同城貨運服務,5月,哈囉出行灰度上線了“哈囉快送”業務,12月,順豐拿下網絡貨運牌照…
當今的同城貨運市場,集結了貨拉拉、滿幫、網約車巨頭滴滴、阿里系哈囉單車、58系快狗打車,以及即將入場的快遞巨頭順豐,可以預見,今年,同城貨運將成為各大重磅玩家爭奪的重點。
但同城貨運市場之所被認為存在機會,只要原因,是在幾年的發展中,同城貨運市場至今沒能誕生出像滴滴出行一樣的行業巨頭,也沒能建立起足夠寬的護城河。
另外,同城貨運賽道的資本,遠沒有看起來的活躍。
貨拉拉的上一輪融資要追溯到2019年2月3億美元的D輪,而快狗打車在2018年7月獲得2.5億A輪融資之後,也再無動作。
如今的同城貨運市場一如數年前的出行大戰,一切都未有定數。這個被賦予厚望的市場,滴滴靠30億美元能夠”燒”出一個未來嗎?
萬億藍海,未見巨頭
吸引眾多玩家和資本跑步入場的,是同城貨運巨大的市場潛力,即使是其中佔比較少的“即時的、非計劃性“的貨運需求。
根據Analysys數據顯示,2014年,國內同城貨運市場的市場規模在8000億元左右,而2015年那之後,其市場規模將逐步放緩,從2015年的12.5%的年增長率逐步下沉到2020年的8.5%左右,2020年同城貨運市場規模較2014年將會增長78.1%,達到14245億元。
在這萬億規模中,面向小B和C端的市場份額僅為2%和3%,但已經誕生了貨拉拉、閃送等強勁的新興企業。
我們不妨從一個切入口,一窺同城貨運市場的激流暗湧,作為C端用户最普遍的使用場景——搬家可以説是同城貨運最直接的突破口,據統計,2015年後,搬家平台進入爆發式增長,從 7845 家暴漲到 2020 年的 20059 家。
但在如此規模巨大的藍海市場,卻未見巨頭身影。2019年,中國互聯網貨運平台的交易量卻只有495億,如果按照萬億數字來算,網絡平台所佔的比例實在不值一提。無獨有偶,在相關的貨運研究報告中也有數字證明,目前中國TOP10的貨運平台市場佔有率僅為3.5%。
出行大戰或不能參考
2012年,從“千團大戰”中抽出身來的互聯網系資本,已經嗅到了互聯網出行市場巨大潛力,隨即投入到新一輪的“出行大戰”之中,出行大戰很大程度上啓發一眾互聯網物流平台,如貨拉拉、貨車幫、運滿滿、福佑卡車等等…
在出行大戰白熱化期間,不到半年的時間裏,滴滴補貼規模超14億,快的補貼近10億,雙方為搶奪市場份額、培養用户習慣、獲取支付入口、擴大應用場景等方面,整整燒去了約24億。
然而,滴滴的流量生存法則在貨運端可能有些失靈。
目前,各家網絡貨運平台的補貼大戰,主要集中在運力司機的爭奪上,據瞭解,目前中國幹線貨車700萬輛中有520萬輛是滿幫集團會員,貨拉拉平台月活司機44萬,快狗打車也已經擁有超過110萬名平台註冊司機。
然而目前的網絡貨運平台卻越來越多的面臨和司機水深火熱的關係。
一方面,平台為了管理司機,相繼出台車身廣告的管理規則,對於不貼廣告的司機進行罰款,保證司機不會流向其他平台,另一方面,由於利潤空間的一再縮減,司機出來越來越多的抵制現象。
對於習慣了“逐補貼而居”的司機而言,多賺錢成為唯一的考慮要素,平台根本無法構建絕對穩定的運力池。
其次是複雜的用户需求,絕對主力的高頻B端市場,很容易繞開平台,和司機建立起聯繫,而低頻的C段市場,也很難靠補貼提升使用頻率。
商業模式,未見真章
目前,網絡貨運的運營模式主要有兩類,抽傭制和會員制,但彷彿哪一種都不是最好的選擇。
類似滴滴的抽傭制,平台直接從每一筆訂單中抽取部分的佣金,同城貨運相對網約車有更高的單價標準,抽傭制下的司機乾的越多,被抽走的佣金就更多,對於專職的司機而言,利潤的減少難免引起心理的不平衡。
會員制同樣存在問題,以貨拉拉為例,司機被分為四個等級,普通司機、普通會員、高級會員以及超級會員。根據會員等級,對應每天的接單量。一方面,平台將“垃圾”訂單分配給普通用户或低等級會員。另一方面,大量司機都選擇了超級會員後,優質訂單也供不應求,司機無法得到相應的滿足。
羊毛出在羊身上,司機面臨着類似激活費、會員費、佣金等名目繁多的抽成,不得不選擇在無明確規定的搬運費上“下功夫”,使得同城貨運行業中還存在着諸多“人為”問題,例如此前貨拉拉平台曾發生的天價搬家費事件,也使得其被曝光在公眾視野中。對於消費者來説,與車主之間在服務開始前對於所需運輸貨物大小的“誤判”,對路徑的不當選擇,都可能造就整個過程的不愉快。
這讓各大網絡貨運平台都很難構建起用户滿意的服務口碑,種種亂象充斥在各大社交平台之上。在黑貓投訴平台上,貨拉拉的投訴達3000條,快狗打車2400條。
技術和服務,新戰爭的關鍵
如果説第一輪的同城貨大戰是對市場和運力的爭奪,那麼現在的競爭將集中在技術和服務兩個方面。
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徐勇認為:“不管是貨拉拉還是快狗打車,都並未對同城貨運帶來更加革命性的改變。”
運營模式的不同體現了技術上的差距,接下來,以貨拉拉等大部分平台的搶單模式和滴滴的派單模式,會將司機劃分為兩大陣營。
搶單模式下,司機天然的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訂單,並且會員收費模式下,對於大部分司機而言,都無法獲得滿意的訂單,更不提層出不窮的惡性搶單現象。
而滴滴的派單系統則使得司機和消費者都得到了最優解,基於整個城市數百萬個訂單的處理上,智能派單算法能夠實現整體效率最大化。另外滴滴的司機評級體系,也有利於改善終端的服務水平。
改變行業成本結構的是技術水平,決定行業服務水平的則是運營能力。網絡貨運平台在招募司機、培訓司機以及司機管理的能力,決定了平台在消費端的品牌印象。
如今的貨拉拉在市場規模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,但在服務水平上的缺失,給其他平台留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。作為以管理司機見長的滴滴來説,憑藉對網約車司機的管理經驗,將很容易在同城貨運市場複製滴滴出行的司機管理體系。
滴滴在營銷端的能力也成為撬動市場的切口,來自一線的信息顯示,此前不少分散在一些創業型互聯網貨運平台上的司機,開始撕下以前的LOGO,投奔滴滴陣營。
滴滴在貨運司機招募公告中稱,司機加盟需要繳納800元押金,以及50元的輔料費,搶先註冊的司機可以享受30天平台福利期;同時打出“拉貨用滴滴,首單一分起”的宣傳語。
如果滴滴完成30億美元的融資,那麼,無論是在資本、營銷、技術和運營的各個層面,對於現其他的平台來説,都將是一場降維打擊。
社會的劇變並不會阻礙新事物的誕生,即使仍存在疫情這個未知的因素,各個平台已經攜帶資本,再一次站到了同城貨運賽道的起跑線上,蓄勢全力奔跑。
2021,同城貨運戰事又起...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等,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國際空運 | 國際海運 | 跨境鐵路 | 國際快遞 |
---|---|---|---|
空運價格查詢 | 海運價格查詢 | 鐵路價格查詢 | 快遞價格查詢 |
我的物流 | 起始地 | → | 目的地 | 45+ | 100+ | 300+ | 詳情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國際空運 | 深圳空運 | → | 迪拜 | 30 | 25 | 20 | 查看詳情 |
國際海運 | 廣州海運 | → | 南非 | 26 | 22 | 16 | 查看詳情 |
國際快遞 | 上海快遞 | → | 巴西 | 37 | 27 | 23 | 查看詳情 |
跨境鐵路 | 寧波鐵路 | → | 歐洲 | 37 | 27 | 23 | 查看詳情 |
多式聯運 | 香港快遞 | → | 南亞 | 30 | 27 | 26 | 查看詳情 |

2021-04-08

2021-04-08

2021-03-12

2021-03-04

